核心观点:
一、全年半导体业绩有望走出低估,我们预计行业整体业绩环比有望逐渐提升,同比有望三季度转正。 二、从宏观角度半导体已具备周期底部反转逻辑。半导体景气度拐点主要和美元利率挂钩,主要原因为半导体行业 和GDP相关性高。随着美元利率加息预期减弱,我们认为半导体行业有望进入复苏预期。
三、行业仍处下行周期,Q3同比有望转正。目前行业正处于去库阶段,上游环节代工厂稼动率已降至荣枯线,IC 设计公司库存有望Q3见顶,目前需要静待渠道环节完成去库和终端需求拉动。行业衰退期已过半,复苏可期。 四、投资策略与标的,参考费城半导体指数,主要分为估值修复和业绩兑现两个阶段。虽然当下行业处于衰退期, 但市场已经开始预期复苏,费城半导体指数已经完成估值修复。但SW半导体指数,并未跟随我们认为后续随着时 间推进,A股半导体公司有望开始进行估值修复阶段。
【资料图】
电子行业回顾:年报/一季报
SW电子行业近三年分化明显,半导体行业业绩表现亮眼,半导体板块异军突起 ,主要受益行业处于景气度上行周期。A股半导体板业绩呈现爆发趋势,收入利润均呈现高速发展。下行尾声,复苏在即,随着半导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尾声阶段,我们认为 23年半导体行业业绩有望呈现同比前低后高环比逐 渐提升的态势。
宏观:万事俱备
半导体应用广泛,下游终端涉及各个领域,半导体行业与宏观经济关联性较强,除行业自身供需影响外,美元利率和失业率对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和股价拐点都有极强的影响,在宏观波动较 大的情况下尤为明显,曾经低利率环境造就半导体十年繁荣,未来联储利率下降的空间与时间将决定行业未来走势,预期领先半导体当下实 际情况,市场预期已进 入复苏阶段。费城半导体指数去年10月见底,股价拐点与联储降息预期息息相关。
中观:只欠东风
行业供给收缩已初步完成,渠道和原厂进行库存去化过程,Q3有望迎来拐点,供给端正在缩减产能,稼动率已降到荣 枯线水平, 代工厂Q1普遍稼动率处于80%水平,Q2环比恐小 幅下跌,存储目前收缩产能至小于终端需求的水平。设计公司正在处于去库存阶段,Q2存货周转天数环比有望增速收窄,Q3开始改善。
策略:投资分析
费城半导体指数由估值与业绩共同驱动, SOX指数每一轮行情上涨主要由估值与业绩共同驱动,在行情前半段,估值修复为主,在行情的后半段,业绩兑现为主,期间PE值 整体在15-35倍之间波动。申万半导体指数由估值与业绩共同驱动, SW半导体指数每一轮行情上涨主要由估值驱动,但近些年随着行业关注度增加。行情也分为估值驱动和业绩驱动,但整体估值弹性 高于SOX指数。IC设计:重点关注通用类产品和新品布局顺利的公司, 存储:价格弹性高,周期性明显。竞争格局集中供给收缩快,国内企业不断扩新,兼具α和β属性。 模拟:通用性强,下游新增需求旺盛,国内企业新品扩张不断。
兆易创新产品随市场波动,有望迎来底部拐点, 我们认为可能的加息末期是半导体行业底部,存储市场同样因利率有望处于底部,我们预计2023年有望成为公司重要的周期底部拐点。 公司未来发展有望随着存储市场复苏而增长。同时预计随着消费市场未来的复苏,公司MCU产品同样受益于行业复苏。由于产品结构 调整和高毛利产品占比增加,我们预计公司净利率有望保持较高水平。
存储之基稳固,DRAM成重要增长点, 公司官网显示,公司NOR Flash市场排名全球第三,国内第一。公司持续在NOR Flash市场发力,中大容量NOR Flash客户群和覆盖面 不断扩大,需求持续稳定,并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首款自有品牌DRAM产品于2021年6月推出,已在主流消费类平台获得认证,并在 诸多客户端量产使用。我们认为公司能基于已有优势继续扩展存储领域市场,DRAM会成为未来重要的营收增长点,我们预计23年将是 存储行业触底反弹的重要时间点,也是公司业绩底部周期的拐点。
杰华特为本土模拟芯片龙头,产品结构升级打开成长空间 ,虚拟IDM赋能,公司运行模式轻便灵活。虚拟IDM模 式为公司持续提升工艺平台性能奠定基础。自研工 艺体系推动公司与晶圆厂深度合作。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开关电源与线性电源芯片占比不断提高。DCDC芯片与线性电源芯片由于新产品推广及与大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后,销售规模存在明显增长,产品收入占比不断提高。
计算电源是十亿美元规模的模拟IC单品,汽车和Chatgpt等领域有望成为全新增量。 根据我们判断下一代Intel VRM体系有望采用12相控制器。由于PWM需要与CPU进行通信,除通用的PMBus协议外,各家处理器厂商都有 自己的私有协议,如Intel VRM生态和AMD SVI生态等。各PWM厂商需要经过各处理器厂商认证授权,才能获取与CPU通信权限。杰华特 经过多年研发,目前与Intel深度合作,有望进入VRM13.5和14.0体系。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持续快速提升。根据芯谋研究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产半导体设备销售额约43亿美元左 右,国产化率首次突破10%,达到12%。预计2023年国产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达到62亿美元,国产化率约16%。
根据Gartner数据,2022年全球主要国家与地区芯片生产线设备市场约为1005亿元,其中市场规模前二的领域 是刻蚀设备与薄膜设备,并且仍快速增长。我们重点推荐关注刻蚀设备、薄膜设备、涂胶显影与离子注入设备, 根据华紫研究统计,目前这些领域国产化率依然很低,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半导体设备:重点关注国产化率低、市场规模大的设备领域 刻蚀设备:随着先进制程发展与存储三维趋势,刻蚀设备用量增加,当前国产化率较低。薄膜设备:市场规模大、增速快,ALD等薄膜设备国内厂商有望放量增长。 涂胶显影:打破日系垄断,未来增长空间大。半导体材料:推荐静电吸盘等陶瓷突破领域。
预计电视面板将是重点复苏领域,今年电视面板价格已迎来五个月连续上涨,预计涨价趋势将至少持续到三季 度,而大陆面板主要企业电视面板产量全球领先,将重点受益于电视面板的复苏。根据历史数据的观察,大陆面板企业的估值变动往往先于股价变动。面板行业经历2022年低谷后,换新需求、 供需改善、价格反弹三大动力有望带领市场走出低点。我们预计在电视大尺寸趋势带动下,2023年为重要复苏 阶段,长期来看行业整体向好,建议可以提前布局。大尺寸面板:重点关注大尺寸电视复苏 我们认为大尺寸电视复苏迹象已显现,利好大尺寸电视面板生产占比高的面板企业。重点推荐:TCL科技。消费市场:重点关注手机复苏与OLED、MLED增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关键词: